苦斗作文 Struggling in writing

       供建筑人投稿的英文refereed journal, 城市研究的一大堆,如Urban Studies, Cities, 刊发量多,投稿人多,引用率也高。城市规划方面,上可通到城市研究,杂志也多,但城市规划方面,还是要有数据,有科学方法。建筑人没有专门研究,很难到达。城市设计方面的文章,上可投到城市规划杂志,这一领域的杂志很多(如果是规划家来评你的文章,会比较刁钻),中可投城市设计本行当 (如Urban Desig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Design),下还有一两本建筑杂志。

       如果纯建筑设计、历史理论的‘论文’,以老夫孤陋寡闻,大概有4份杂志可投,如Journal of Architecture, Architectural Research Quarterly, Journal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Research, 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如果你的研究,牵涉到一些现代方法,如空间句法等,可投 Design Studies,Environment and Design (A, B, C, D), 这些是老牌杂志,引用率较高。以上提到的这些杂志,在欧美学术界有广泛认同。

        ARQ上较少见到中国人作者的稿件。主编是现代建筑历史教授,出了20世纪西方现代建筑历史的范围,他一概认为没什么价值,‘我们的读者不爱看’,而拒绝审稿。其他的杂志,录用率大约为10%。JOA一年6期,其他都是4期,UDInt 每期只有3-4篇原创论文,登载量少。

        建筑学的杂志,题材都非常冷僻,如100年前,德国女性在建筑界的贡献,或某一小教堂的分析,中东的某些部落记述,英国50年代某居住区的规划始末等等。城市设计杂志上的文章,比较有设计和方法论的意义。这些杂志,迄今为止,以中国内地单位为第一作者的文章,好像还没见过。亚洲大学的投稿,主要来自新加坡、日本、香港,少量台湾。

        以我如履薄冰的经验,写这样的文章,一是criticality,  表现在文章的主题和观点;二是论文的结构要清晰、逻辑;三是此一领域的英文著作,必须广证博引。注释要多,多到看者不耐烦。英文只是表达的工具,写得漂亮固然好,一般写得语法正确也就可以了。当然,词句用得好,对英语读者,可以非常达意。海外大学,博士生或研究员的训练,主要就是训练以上几点。

        ‘批判性’是英文学术里的大旗,评审人收到你的文章,一般都是疾风暴雨地批评一番,我阅读过无数这样那样的论文和研究申请评审,评我自己和人家的东西,很多评审只是在卖弄自己的知识,以百般挑剔、投枪刺杀、血口喷人为乐,有点像(美国人的)建筑设计评图。面对这样的评审,如果不被批到枪毙的话,我一般要3-5个月才能写出修改稿。英文成文,修改文章,那些RA和研究生,都是做不来的。

        做这样的文章,精力要非常集中。花花世界,诱惑那么多,要坐下来不容易的。我不是不想用功,只是在修改文章时,常常不知道功往哪下。只好看电视逛大街。不要去抱怨学生写论文、设计出图慢,老师碰到这样的情况,也是愁眉苦脸。当年,张教授五常先生拿着老师的论文评语,一坐到书桌旁,17个小时后才起身。像我这样的肤浅懒人,如何做得到?

        感同身受,我现在也经常评审人家的投稿文章和硕博论文。我知道,非英语人,写这文章,再去投稿,已经是无比勇气了。所以,我评审时,总是心怀仁慈,主调肯定,然后会提修改建议,用1,2,3,4…point form. 这样作者比较容易跟上你的意见。

        文章通过后,外国的出版社技术要求多而细致,不过,只是技术问题。这样的文章,有多少读者呢?这些杂志的定价,个人是不会去买的。现在主要依靠图书馆整包买的电子database. 大学图书馆里,多数可以下载12个月前的文章。如果你不关注这一专题,肯定不会有兴趣去啃这样的文章。

        中国的建筑学人,去写这样的英文‘论文’,是只有耕耘、不见收获的狭窄小路,对我自己,是簧夜苦斗的挣扎历程。我经常劝年轻才子,你博士毕业,还是应该去做建筑师,攻建筑创作,那是康庄大道。中国过去100年来的建筑历史,能够和西方对话的学者,屈指可数。即使汪坦童隽,也只是诠释西方。他们的片言只语,可曾被西方学者引用?有几位和我合作过的才女,决意奔这条小路,走得稳健。我只能远远地,向她们致以无限敬意。

About Charlie 阿理

上海弄堂长大,云游漂泊一生,栖身南国小岛,渴望自然和自由的空气。 Perched in the Southern China Sea and long for breeze and fresh air.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Academy. Bookmark the permalink.

11 Responses to 苦斗作文 Struggling in writing

  1. 做建筑设计和写文章,有相通之处,如结构、填充、逻辑。但建筑设计比较讲空间和材料的趣味性。
    话说回来,英文refereed journal 投稿的命中率,比设计竞赛的获奖率,还是要高一些。退回来的文章,修改后,还是能够再投出去。设计竞赛,一家伙后,没戏了。

  2. 凤舞旷宇 says:

    我喜欢在大学里上学的感觉,但不喜欢无休止地读书、写论文(适当点儿还成),钻故纸堆。
    有时候觉得做事儿会让人感觉更踏实。虽然有时做得事情也挺没价值的。

  3. GARDENER says:

    对内地的学人来说想在境外的高等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简直是奢望的了。中文的已经是狗屁不通,变成英文就更魔幻的了。何况在思想性方面根本就达不到要求。那个英国前女首相说中国未来一百年不会有影响世界的思想。
    不过我想,阿理老师一直这样struggling 下去,那么就是中国的肯尼斯.弗兰姆普敦,让那个首相改写一下年限。

    • 英国女首相眼光锐利,一眼看穿我们这个追求实惠和实用的民族。Pragmatism 是上至中央、下至百姓的准则。
      园丁老师到底广见博闻,中国要出思想家,还是要到Frank 这一辈。

  4. 快乐舛儿 says:

    第一次进阿理教授的WP空间,现在看来比过去好进了,是这样吗?还是因为俺在米国之故?
    建筑是艺术家干的事,啊啊,俺们不懂呢。

  5. yanqiyu says:

    我觉得做一件事和为此写一篇论文,很不一样,阿理还这么努力,很让人佩服!我对建筑和建筑学不懂,但觉得很了不起,城市就是这些建筑被美化的!

  6. 指尖飞扬 says:

    不懂建筑,但博主的言辞恳切,感受到了。

Leave a reply to Charlie 阿理 Cancel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