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抹心情 Splashing water

家父电话中问我,现在还画不画画,说家里某个角落需要换一幅画 。我说,偶尔也画的。其实,这‘偶尔’,大概是两年前吧。上一次画的颜料,上面垫了块湿毛巾,但近两年过去,早已板结。所以找到纸笔、摆齐家什,已经花了近半小时。

在这电脑和信息时代,用photoshop 做张‘水彩画’、‘素描’效果也不错。真刀真枪,用水和颜料,在纸上涂抹,愈发显得艰难。海风从东窗吹入来,窗外的树枝婆娑,房间里环绕着钢琴王子的音乐,逐浪推高,老婆在厨房里烧饭,我的大笔在纸上晕着抹着,小笔在勾着描着。

2010年画过几张,再上一次,是2002年画过一批。十几岁时,经常在公园里画写生的。若论写实功夫,我这后来的几十年,走过西方城市、名山大川,看过许多画廊原作,自己动笔,却都无法超越自己的18岁。一般来讲,油画可以慢慢粘,带水的就不能拖泥带水,画起来技巧更高。既然不再拘泥于实,那就尽可能画得‘松’一些。而且,画到一定程度,就坚决地洗掉调色盆,不再画下去。

当年画画的上海郊外水塘,早已填平,高楼万丈,成了新的市中心。当年画画的朋友,现在在做着百万千万的生意。电脑上一动按键,一幅‘画’就变了效果。都地老天荒,两鬓染霜了,这个人依旧在水调颜料,毫无长进地一笔笔涂抹。在笔触纸的时候,他忘了今朝是21世纪。

Hong Kou Park, Shanghai, 1977

 

山林,1984

 

九龙寨城公园,2002

 

寨城公园,2002

 

树林水塘,2002

 

南山村,2003

 

Sea song, 2012

 

Tree dancing, 2012

 
 
 

About Charlie 阿理

上海弄堂长大,云游漂泊一生,栖身南国小岛,渴望自然和自由的空气。 Perched in the Southern China Sea and long for breeze and fresh air.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艺术人生, 兴趣. Bookmark the permalink.

19 Responses to 涂抹心情 Splashing water

  1. 6 says:

    第一张好自信! 细腻且大方. 这就是18岁的么? 有才啊!!
    也很喜欢最后两张, 从容.
    最后送父亲的是哪一幅?

    • 6姑娘,18岁的时候,没有高考、没有工作、没有读书,三无青年,可以潜心画画。你的形容词,让我有点陶醉。这个wordpress, 上照片,写说明,很麻烦的。所以有些图片没上。最近,每周一幅,画了3幅,准备带到上海去。

  2. 陆大侠 says:

    第一张有油画的感觉

  3. dengaiwu says:

    张张都好啊!喜欢!

    阿理老师也是理工出生吧,能画的一手好画,佩服!

  4. 勺子 says:

    阿理老师真是多才多艺呀。

    我家离大芬村很近的,那里天天有人在现场画画,我总是去那儿猫着,特别喜欢看他们现场创作的神气。

  5. Li says:

    想来习画之趣还在于修心,这可不是那些速成软件可以带来的!六儿可是专业人士,我也跟着小崇拜一下。。。不过我最喜欢2002年那幅,色彩艳丽春意盎然。

  6. 凤舞旷宇 says:

    早知道阿理教授绘画的才情,这一次这一批看下来真是佩服啊。。
    我就属于自打小上美术课不及格的那种,天生是一点儿艺术细胞都没有。汗啊~~
    所以我特佩服会画的人。
    对画我这样的门外汉就不便评说了,但我很喜欢你2002年的那三张。
    “树林水塘”很有英国的田园气息。英国的乡村风景,很多时候我都感觉象是一幅油画。

  7. 英国的风光, 处处如画。

  8. 阿晞 says:

    刚把三多抓来看看,她认出前两张画,以前就看到过。大师的画越来越老到了。我最喜欢Sea Song。

    • 想起来了,阿希兄。前两幅,三多应该看见过,那时你们到我家,我好像挂在墙上的。现在画来画去,还是幼稚。
      我有两位搞设计朋友,现在啥也不干了,就是画画。沉浸在艺术里,是很幸福的。老兄不嫌弃,下次待我画得像样点,送你一幅献丑。

    • 前两张画,三多同学1980年代看见过的。感谢阿希兄指教。

  9. 7 says:

    prof这么喜欢画画地人应该来musée d’Orsay。我上周和朋友又去了一次,非常让人心动的博物馆之旅。展廊中很多小学生席地坐在各位印象派画作前,听老师现场讲述。有一幅monet的打伞的女人曾经留给我深刻的印象,尽管我能见到的只是中学美术书上豆腐干一块大小,而如今它就静悄悄地挂在那儿,大方又惊艳地出现在我的面前。

  10. Musee d’Orsay 主攻19世纪印象派作品,确实好看。他们曾经在上海和香港展览过一批作品,非常精彩。我走过世界上主要城市,看过许多精彩的博物馆和画廊,如伦敦、纽约、巴黎、柏林、阿姆斯特丹、鹿特丹、东京。但像罗浮宫的展览,色彩鲜艳,任拍照片,我一直怀疑不是原作。

    • 7 says:

      如果不是原作,这会是比政治丑闻更严重的艺术欺骗吧。想想每年那么多人千里迢迢象看圣母玛利亚一样朝拜莫娜丽莎,有一天知道那是复制品,尽管原件可能就在地下室中,那是一件多么严重的事情。
      油画比较耐久,如果光线控制得当,一般来说不会有严重的褪色现象,倒可能是空气湿度变化让颜料有受损可能。意大利教堂中,卡拉瓦桥的原作一直放在远处,我相信对修复这么在意的意大利人不会犯这样的错误的。
      Musée d’Orsay的展厅中有不能拍照的警告。这样的警告在我看来,多是为了游客在其中拍照会影响其他人参观的理由。如果任其所为,大多数游客都想在心仪作品前拍照留念,这其中相当部分人会让闪光等引亮而自觉无辜,这才是不知觉的暴力体现。

Leave a reply to Charlie 阿理 Cancel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