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永逸 Tomorrow never seen

1986年起, 上海滩刮起赴日‘留学’潮。1980年代的留学,不同现在。那时候去美国或其他国家,要争取单位公派;自费出国,要么联系申请奖学金,要么海外有人担保。没有大学毕业文凭,几乎是不可能。但去日本却比较容易,可以先去语言学校,并不需要什么文凭。那个年头,‘出国’是‘镀金’、‘掘金’的同义词。上海和其他省市都是人头汹涌。许多人的大箱子里,除了衣物之外,还放着大米和油。上了鉴真号海轮,挥挥手,壮士去兮。

到了东京,可能到‘语言学校’去挂个号,人群就散布到东京蛛网般的巷子里了。日本人富有,不愿干的事情,就中国人干。有男士干起了背尸体的活,据说日本人若是在家中亡故,不能入到电梯,得从楼上背下来。上海人背着尸体下楼,每过一层,都有人在门口鞠躬哈腰,希望他快点下,不要停留。姑娘就稍微轻松点,跟着妈妈生,到新宿安营扎寨,扮日本妹。夜晚到了东京新宿、或是大阪难波,皮条客不断扰人,鱼龙混杂和区域之大,现在的澳门葡京或阿姆斯特丹水网区都无法比。

媒体或电视上看见,在日本读博士生,不仅生活艰难,许多教授也很苛刻。毕业后,好歹进入黑川、安藤或妹岛(之类)的事物所,工时长、工资低,随时有耳光侍候。有位老朋友,澳洲教授,年轻时在黑川事务所呆过,他说实在吃不消。他老兄是白人,想必黑川桑对他还客气点。

1988年开始,在日本‘留学’的人士陆续衣锦还乡。辛苦2年,赚下血汗钱,大约相当2万美元。背尸体的同志对记者说,‘数着那些钱,我的手是颤抖的。’在那时的上海滩,2万美元可是天文数字,而且按过去几十年的经验,这些钱放在银行里,光利息都吃不完。许多人开始享受‘白相人’生活。可是好景不长,到了1990年代初,上海开始起飞。那些准备享一辈子清福的人很快就发现,不上班或找点事做,扛不下去了。

1990年代, 我在美国的乡下过日子。报上的理财文章和乡下流传的,是有自己的房子,积蓄到10万美元,可以退休了。美国的通胀不厉害,超市里的牛奶肉类,新鲜质高,比上海还便宜。美国乡下现在的房价,又打回到20年前。只是美国银行多年没有利息了。

比尔盖茨先生说,年轻人舀到100万美元,就有了经济自由,不用为五斗米折腰。在美国打工的中产阶级,要积到100万,蛮难的。100万在美国退休大概就够,在香港就远不够。香港退休的政务高官,拿着7百万的退休金问记者,这点钱,你说还能买什么房子呢?

现时香港的楼价租金高得惊人。半山Opus 大楼开盘,12层,每层一套,600多平方米。卖出一套4亿6千万。说售价‘仅’次于伦敦的海德公园1号。要看楼的,须有50亿资产。据说赌王三太、四太给招呼过了。年轻人在香港的收入,根本追不上楼价的上涨。 有人从日本进口太空舱,在千尺(100平米)单位放下24个太空舱,月租3500。在这种畸形城市,活着很累的。

等你积到100万,以为要轻松时,联储局再来搞几回量化宽松,连印钞票的程序都省去,在电脑上加几个0就行。港币和美元挂钩,随时让香港人的财富归零。真是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About Charlie 阿理

上海弄堂长大,云游漂泊一生,栖身南国小岛,渴望自然和自由的空气。 Perched in the Southern China Sea and long for breeze and fresh air.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生活琐事, 人生感悟. Bookmark the permalink.

27 Responses to 无法永逸 Tomorrow never seen

  1. 阿晞 says:

    到古巴去退休吧。房子便宜,跟香港比好像不要钱一样,哈瓦那一座50年代art deco大房子:3万美元。饿了?吃香蕉吧,院子里摘就是了。

  2. Stefana says:

    香港的房价真的好可怕,可是北京上海也差不多啊。而且北京上海的租房和买房比还差很多。要便宜又宜居的地方,肯尼亚啊,我朋友在内罗毕买了个带巨大院子的三层楼别墅才200W RMB,可你真的愿意去那种地方么?

    • 小乔同学,香港的房价顶到了世界之最。一般是因为需求旺盛,或这地方特别吸引人和资金,才会有这样的价格。
      肯尼亚这种老殖民地,贫富差距是很大的。富人在这种地方,日子应该挺好过的。

  3. Li says:

    听教授说来心惊胆战的,香港看来只适合过去吃吃喝喝购购物的。

  4. 勺子 says:

    去岁,我家闺女上幼儿园的时候7千多,据说今年同样的班级涨到1万2了,这该是什么速度啊!!

  5. 指尖飞扬 says:

    香港一定是好地方,从房价上就可看出,阿理老师,回挑地方居住啊。

  6. 凤舞旷宇 says:

    我这辈子是挣不出一百万美元来了。除非中六合彩,呵呵。
    所以英国的退休年龄一年一年在往后延,现在是65,等到我的时候,估计就延到70-75了。
    阿理教授有去日本留学的经历吗?描写得很形象啊。那年代我也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走出国门。

    • 100百万美元,大概就是 70万英镑吧。这只是一个数字。生活的舒适度,才是真的指标。在人多繁忙的地方,要打起精神才行。
      如果身体允许,工作又能带来乐趣的话, 有工作,忙着,是幸福的。

      我就没有在日本熬过,不过近10年,去了3次,访问过大学、教授的家、公司和各种地方。到日本旅游,还是很开心的事。

      • 凤舞旷宇 says:

        写得好形象,我还以为教授深有体会。我没去过日本,不过在日本公司打了一周工就把老板炒了。有机会还是希望能到日本看看。但我觉得那里生活压力肯定也不小。

  7. K says:

    退休这个事情,主要还是得在退休后有稳定的收入,不一定要多,但得有,就比较好了。看J.D. Salinger,靠了几本小说,就去退休了隐居了,再也不出版了,住在深山老林里,也不需要多少开销,退休了半个多世纪。——但多少人有Salinger的天赋和运气呢?

  8. Jinnie says:

    其实什么是“宜居城市”,什么地方的房子住着舒心,真是标准因人而不同。以前把Boulder鸟瞰的全城图给人看,那人很惊讶,说“地价和加州一样贵的地方,怎么没有高楼”–我也不知道怎么解释。

  9. 陆大侠 says:

    好文章,催人觉醒!

Leave a reply to 勺子 Cancel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