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July 2009

建筑摄影

    自从照相机发明后,建筑学就变成了摄影学。四大师的作品、丹下安藤的房子,阿理在学了十几二十几年建筑后,终于有机会见到(当然现在的孩子更加幸福,一早就看过了).但多数人了解这些伟大作品,主要的还是通过书本杂志上的照片。房子或丑或美,总有些角度,在某些光线下,会有比较好的效果。有的房子,也就是某一角度的那一张照片,在后世的无数媒体上转抄。建筑杂志书籍的开本要大,典型照片要大张跨页,才有震撼力。土墙水池边,远远地,最好有个女人牵着匹马,以显示‘地域特色’;安藤的房子,黑白摄影最好,封面要有深邃若有所思的大头照片,方显大师气概… … 我们在三亚设计的房子,未完成时,有些墙面的白漆淡如清水,我和朋友说,不如我们自己买桶漆,漆了这个面好拍照哇。我们的照片一般,但‘建筑学报’还是刊登了。        20几年前,看书上介绍,说拍房子要用三脚架,在镜盖上钻小孔,让他1小时慢慢曝光好了,这方法未试过。英国理论家Abel先生,走遍世界,写文写书,全是自己配画,他说拍照要用扛在肩上的机子。我到他家去,拿出来的全是彩色幻灯片。后来在美国和香港的公司打工,房子造好,请来的摄影师是用照相店黑布蒙头的座机,每拍一张要换片框,出来的是4寸幻灯片,印在杂志上流光溢彩。房子请来摄影师拍照,是件大事,要一早请业主开灯,打扫,搞整齐,而设计师这时忙里忙外就成了导演,是他的儿子啊,跟拍婚纱照差不多。        一本建筑书要找出版社,一个设计想找杂志发表,主要是靠照片说话的。老同学缪教授想让他的设计发扬光大,有一天兴奋告我,花900美元买了个相机,基本解决问题。近30年来,我从120玩到135海鸥相机,在美国买了Olympus, 到香港用Casio, Sony, Cannon数码相机,最近添置Nikon-D300. 拍传统相片,一卷36张,以前印费又贵,每张都得考虑下,不像现在随便按。以往是以记录房子为主,但要想拍成好的建筑相片,我觉得设备还得大大长进。例如马路上拍高楼,得有偏正镜,小朋友告诉我,这东西又得近万。而且,专业的建筑照,非得三角架随身,单反相机本就重,背着旅行实在吃力。     我的书,一上来就要2-300张照片,除了自己拍的,就是问设计师拿。为设计师宣传,一般给的爽快,质量也高。问专业摄影师,外国人的要价很高,我的书本来就没啥稿酬的,给他这么一要价,值不值呢?多亏我国还有傅先生,他是世界级明星公司在中国的御用摄影家,摄影水平可谓世界前列。对朋友慷慨大度,我从他身上,不仅学到拍照的技巧,还感受到艺术家的高尚和对学术的真诚支持。     其实,房子是千辛万苦造出来的。拍照片,把沉重家什带去,找好角度等好光线,现在的傻瓜机都聪明的很,按下去必有好照片的。    圣洁    王炜文先生摄于上海    传统角度    居家环境其实不需要太多花饰的    王炜文先生摄,这照片用在我的书上,谢谢王老师

Posted in 兴趣 | 17 Comments

红月亮

    上次看日食,是1988年在上海,几月份就忘了。那天早上身上也备了些菲林胶片啥的。上到导师戴先生家文件或是报销签字,但导师好像太忙,一等就等了很长时间,也许是谈了什么事情。出得门来,四平路上的树影已经全成了月芽形,阳光惨暗,戴先生急急地赶路,我跟在旁边,戴先生心不在焉地说,地上全是小月亮啊,‘是啊,是啊’,我的脚步都无法停下来。天上的日食,啥样子的就没看见。跟着这样的导师,总是很吃力的。     是日,又是月全食经过长江流域。中央电视台早新闻在8.20停了,直播四川往安徽上海的情况,但那一带好像都是云层密布。香港虽是偏食,却是阳光灿烂。我用太阳眼镜加两片黑白菲林胶片,看昏黑天空上,太阳成了一芽红月亮。地上的树影则全是越变越细的月牙状。海水正涨潮,扑向沙滩。强光后,眼睛晕眩,不知日光是否真的变暗。周围的人们,有用纸制太阳镜的,有用x光胶片的,有单镜反光的,傻瓜机的。我坐在树荫下,享受早上的清风,偶而将头从树影里穿出来看看太阳成啥样了。我将我的家伙递给路过的保安,保安同志说,哇,120胶片,50岁以上的人才会有这东西的。是啊,这胶片还是1983年在西安拍的。印出来,都是历史记录了。    红月亮    满地月光    日食上午

Posted in 娱乐 | 8 Comments

撤出深圳

90年代时,人还在美国。那时读报曰,有楼者有恒心。我在美国高球场买了块地,图也画好了。但后来要回香港,那地又退了回去。回到上海,我从四川路山阴路到北京路成都路,走了几个来回,那在建的住宅都是5-6千元一平,贵得觉得买不下手。退而求其次,买在了稍偏的地方,那地方后来建起轻轨站,倒是方便了租客。两个小单位,给母亲打理得奕奕贴贴。 97年时,香港楼市疯狂。我和老婆商量,我们在香港大概不会买楼,因此开始积极在深圳看楼,也看那些在香港开展览的上海‘外销楼’。好多次都是揣着支票本去看楼,在买楼如抢白菜般的激奋中,心动过许多次,但最后都是谨慎一下,无功而归。2000年,待老婆孩子由美归港,再踏深圳,那时罗湖区的楼价在8千至1万,大概全国领先,但香港是他的十倍啊,而港币又颇高。于是,入货一个小单位。那楼,出了罗湖关口就能遥遥看见,附近后来建了地铁站,算是就脚地方。 这十年,深圳的楼价经历过大跌,也有过高涨。我们低的时候,没有捞进个单位,高时也没魄力卖掉。但那单位却一直在出租,设计师、小老板、导游、度假港人、白领、贩商、二奶三奶、舞女、‘夜班’小姐 … 租约由2个月之短到3年之长,见识了人生百态。做得业主,就得经常地做修理工,跑材料、问价、打扫粉刷,等人上门等等。我们的‘假日’,就许多次地耗在铁轨连铁轨的奔忙之中。 21世纪,香港的楼价起伏上下。愚笨打工仔如阿理,在南国小岛咬咬牙做了业主,后来又成了房东。深圳的楼,租金回报比上海香港高不少,虽然还可细水长流地租下去。但我实在是想撤离了。这些九十年代的楼(上海深圳),设计奇差,先不谈立面美观啥的,平面布局和大二学生作业差不多。而施工粗劣,用料低廉,管道则爱走哪走哪,真不相信这样的设计还能造了卖大钱。香港的太古城黄埔花园二十几年后,依然是炒家最爱。而深圳的这类楼,不大可能。第二是踏入天命,工作又忙,老是这么山长水远地奔下去,体力精力都吃不消。 新的买家是附近洋行工作的年轻白领,天真女孩,在外地工作的医生母亲赶来为宝贝千金购置爱巢。真是缘分,见面5分钟就谈妥了,后面还有买家在追。深圳的政府银行中介办事效率皆高,签了无数文件,按了无数手印,但还比想象中还是快一点。母亲说,你那时买在上海就好了,现在可是三倍价钱。儿子天生不会赚钱的料,没成负资产已经是上上大吉。 深圳的治安稍差,除此之外,还是有许多宜人之处。卸了‘房东’的任务后,终于又有心情欣赏深圳的宽街浓荫、饮茶点心和带着湖南四川口音的普通话广东话。美感还是要有点距离的。    

Posted in 娱乐 | 11 Comments

台湾南北

    台湾五日游,高雄入,经阿里山、日月潭到台中,台北出。高雄台中尚保持县城般的平静淡泊生活,台北则华丽喧嚣,但繁华不过上海香港。第二日晚,夜宿阿里山上,海拔2100多米,比昆明还低些,城市里30几度,上到山只11度。半夜3点多起床,穿夹袄乘森林小火车到祝山观日出,5.25分,太阳跃出山峦,千山染尽。阿里山像是吸足地气,孕育出百余颗千年古树,长寿者2300多年。我在1980年代游过峨眉山、庐山、泰山、张家界,这几年去过云南、桂林、(n次)海南、东南西北各地名胜,当然还有香港和珠三角长三角的山,植物和生态好像都没法和阿里山比,神山神木也。台东的山脉,为大陆筑起屏障,进入广东福建的台风总是气势锐减许多。     台湾的小吃,胜在多样。臭豆腐炸得金黄,中间划开,滴入鲜酱油和葱花海味,配一堆酸白菜;上海人以前用面包炸‘土司’,台湾人更加入鸡蛋和一些胡状蘑菇浇头,咬下去脆鲜香。人家扔掉的鸡屁股,给台湾小吃做成‘七里香’。溜煎焖炒,粤菜沪菜,全在大排档里… … 看看口水都淌下来了。当然,如果整洁凉爽有空调更好。     蒋委员长当年800万美式装备打不过共军,屁滚尿流逃亡台湾。占地为王,还要搞什么士林官邸、阳明山庄、日月潭别墅,和他的darling 把臂交游,算是万幸。旅游车由南向北,上山下山,直行盘旋,耳边常常响起 1970年代那首声情并茂却斩钉截铁的女中音独唱,‘我们一定要 – 解放台湾,让那太阳的光–辉—,照耀—在台湾岛上—-’。无产阶级,一定要先解放了自己,才去解放全人类啊。    高雄    绵绵地气    阿里山日出    大中至正    日月潭    台北     万里长空 且为忠魂舞    士林官邸  

Posted in 娱乐 | 6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