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建筑 Miniature architecture

025

我们以往的tectonic studio, 是做仿生构造,这在早前的博客里已经写过文、贴过图。今年3月,我校举办‘Discovery Festival’, 主要是推广课程和学生活动。我和委员会商定,由建筑学生在新造的AC3 大楼,做10个装置。校方对此支持,让我报个价。我和学生商量,如果用卡板纸层叠,1米见方,叠到1.5米高,大概需要3-4千,因此就报了每个5千。上头同意,下拨5万做此项活动。另外给了间临时工作室。海内外院校,都在低年级搞1:1的建造作业,或‘建造节’。我们学校,平时既无地方做,又无地方摆。所以能够有机会造点什么,机会实在难得。

我觉得,建筑学生做装置,不应只是一个看的‘雕塑’,除了结构能够站立,形式动人外,还应该有点空间性、建筑味,和观者互动。归纳起来,是4个关键词:structure, form, space and interaction. 另外,校园里经常看见学生社团做的招贴,临时摊位等,糊糊搭搭,一看就是 ‘中学生’水平。我觉得,建筑学生做的东西,手工、细部要耐看,这是tectonic 的精神。学生选择材料,要体现他的作品本质和设计味道,考虑学生现有的器具和加工方法。我们学校并无 wood workshop, 做什么东西,就要在可行的方法、预算和时间内进行。另外,这些作品可以摆放2个月(当然希望争取长点的时间),之后,这些材料要能够回收,或至少能够降解(degradable).

 AC3 大楼, 是从主校园通往山上的通道建筑,近200米长。我们原先考虑部分作品在半室外平台上摆的。但装置在半室外,要经风受雨,可能不行,所以最后选点,都是在室内。每个设计,都应反映地点和周遭的特点。

 33位学生,由两位老师带领,各做4个作品,4-5人一组。两个老师的方向有点不同。我这里的16位同学,先用1.5周,做case study 和个人作业。个人作业presentation之后,让同学投票选出4个,然后设计类同的同学,自由归入一组。Teamwork design, 再做一周。从第4周进入制作阶段。加上春节,一共近4周的制作,学生买料、加工,调整材料和设计,做部件,现场安装。

 画图爽快,真要一个个手工做起来,冗长而复杂。以‘剪影’为例,这组要包80个这样的银白色‘粽子’,然后再用铰链连接。‘破茧而出’,是用同样的方块单元,往上堆积,体现密与疏的对比。他们先是用纸板,后来发现纸板堆积后,容易变形,无法出挑太多,就改成木板。先是用10 x 10cm 的单元,在现场反复比对后,觉得15 x 15 cm 会更加合适。这个组要先钉出150个这样的盒子,4个人花了一个星期才做完这堆盒子。然后是拿到现场去试着往上搭。

 在7个星期的时间里,学生体验了从概念构思、现场踏勘到施工制作、使用运作的全过程。这应是建筑学的必修一课。

(More pictures, click here.)

003 lego1 005 chu 6 working 015-2 016 testing light 017 018 018-1 019 020 021 021-1 022 023

About Charlie 阿理

上海弄堂长大,云游漂泊一生,栖身南国小岛,渴望自然和自由的空气。 Perched in the Southern China Sea and long for breeze and fresh air.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Academy, 艺术人生. Bookmark the permalink.

12 Responses to 微型建筑 Miniature architecture

  1. 有的毕业生,现在工余,也在其他学院part time 任教。他们对我说,以前真不知道,做 lecturer 这么烦。

  2. 指尖飞扬 says:

    真的很漂亮,很有创意。

  3. Jinnie says:

    You are building a culture of craftsmanship with students!

  4. Li says:

    一路读来,越来越觉得建筑有趣,好的建筑师设计师等都有着极深的学术修养和深厚文化积淀,不过可以把个人信仰坚守通过作品传达,很美好。

  5. 阿晞 says:

    阿理教授这是功德无量啊。建筑不算工科,但和工科有点缘分,需要有天马行空的想象,还要有脚踏实地的动手能力,光纸上谈兵是不行的。我是粗人,干工程的,我最犯愁大学里出来的只会纸上谈兵的高材生。

    • 阿希兄白天在公司里管道线路,晚上在电脑上飞机大炮。加拿大的大学工科,很棒的啊。

      • 阿晞 says:

        加拿大的工科教育其实很成问题,基本上和中国一样的问题:教授只有教工程的经验,没有practice engineering的经验。我把原来的教授请来讲课,后来我自己都听不下去了,太纸上谈兵、脱离实际了。他们对于工程实际所关注的问题太缺乏理解,思维方式是两股道上跑的车。做学问和解决问题不是一回事。我专门写过文章。

  6. 凤舞旷宇 says:

    我看了楼上的留言好奇地问一句:建筑不算工科吗?那建筑算什么?
    第一张照片上的“粽子”真是很漂亮。玲珑剔透的感觉。
    话说粽子我都不会包,做这样的建筑课题,的确不是我这样的门外汉能干得了的。

    • 建筑是工科的,但数学啥的,也不用烦心。包粽子,好高难度的啊,凤故娘,像我这样手笨的人,更是包不出来的。

      • 阿晞 says:

        建筑在欧美大学应该是Faculty of Arts而不是Faculty of Engineering的吧?Civil才是Engineering的。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