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November 2011

满屋书香 Full house books

 在外地遇见吴老师。吴老师大学毕业后,到出版社工作,一做20 几年。他说,他们出版社每年出的书,几百种,不花钱,拿回家。他另外每年拿出1万元,5千元订杂志报纸,5千元买其他出版社的书。现在家里已经有了2万册图书。预计到退休时,可以积累10万册图书,看这本翻那本,津津有味。我问,书放哪呢?吴老师说,在北京专门买了个150平米的房子放书。我说,人人都像你,出版社不愁卖不出书了。你还要向李敖学习,李老的一间书房就150平米,楼上楼下都是房间。读书累了,长腿娇妻,十指纤纤,送上腾热煲汤,不亦快哉。  吴老师是福建人,他说在老家有1000平米的房子,退休了,就把书搬过去。以后就在家里组织学术和文化活动,来者自付旅费,到了他家,吃住都由他负责。  吴老师并非第一个有此想法的人。早几年凤凰电视播报,上海有位诗人,年轻时潦倒,后来搞房地产发达,在闵行搞起‘撒娇书屋’,让全国各地的诗歌爱好者,到他家的花园大宅里,躺着、坐着,‘撒娇’朗诵。  人的一生,在战天斗地和别人眼光中度过,实在有点枉活。总得有点自己的乐趣和爱好。人家看着傻,让他看好了。只要你觉得舒服享受就行。吴老师和闵行诗人,过着自己想过的日子。  在美国住下(纽约等大都市中心除外),要做吴老师不太难。在香港,要做吴老师不容易的。1平方尺的实际楼面(而不是卖楼的那个‘建筑面积’),在市区都要1万元以上,在新界也要7-8千。1平方尺的楼面放书,即使从地板堆到天花板,楼面价比那些书要贵多了。去深圳、三亚和上海拜会朋友,他们在那里开各种公司,公司开在市中心或是稍微偏些的‘园区’,面积都有几百到上千平米,且多已买下。在他们自己的公司里,这个会议室,那个会客室,到处都是‘休闲’空间。大书小书,放下去不成问题,而且他们还收藏各类艺术品、举行各种活动等等。  要活得潇洒,首先得有个地方。Bill Gates 讲,财政自由,100万刀可以了;在畸形香港,翻个倍也不够。

Posted in 兴趣, 人生感悟 | 10 Comments

天津初冬 Early winter, Tianjin

过去几十年,北京去了无数回。但天津只去过一回,那是2007年,从北京早发晚归,一辆车到处蜻蜓点了下水。到了傍晚,天津早早地睡过去;回到北京的环路,灯火通明,车流揣急,人气蒸腾。北京和天津的对比太强烈了。 11月,又到天津,海河两岸,水影华丽。蒙堂兄和天大王老师引领,参观了意大利风情区和解放北路的金融街。100年前,天津曾是9个国家的租借地。意大利区里的房子那么大,难以想象,当时的官宦是何等的富有。政府将原居民搬迁走,重新整修意大利区,魄力好大。只是好多房子还空着。 金融区的各银行总部,房屋的总量,可能和上海外滩差不多,只是规模稍微小些。汇丰银行、法国银行、横滨正金银行,这些分行,当时都出现在好几个水滨城市的岸边。利顺得饭店则和上海的和平饭店、香港的半岛酒店、新加坡的拉佛尔酒店,一个档次。金融区的旁边,出现大规模的‘仿古’建筑,看着倒也像,就是混淆了新与旧,真与假。 王老师还领着参观天大南大校园建筑,校园里,湖面如镜,深秋的黄叶在逆光下,闪现着浓郁斑斓的色彩,老房子隐在一片树影里。一些新房子,还算有点新意。  世界建筑史教学研讨会 去津事由,是参加天津大学建筑学院主办的这个会。中国的‘建筑学’体系,在100年前草创形成,近代以来的百余年,筚路蓝缕,现代化的核心,就是如何搬用西方的经验,建设自己的国家。‘外国建筑史’则不断地给建筑学生提供养料,提高审美和品位的修养。在我们读书的年代,老师讲凡尔赛宫、讲柯布,可老师也没出过国。外国的建筑杂志,国家大概买了1-2本,然后以胶印的黑白版本复制,卖给大学的图书馆。我们读书,那些讲义上的图片,是经过几次翻拍的。1980年后,中国建筑史和外国建筑史的教材,先后面世,后来各种书籍或专著,虽然在变化和重写,但都脱不出前辈已经奠定的框框。 ‘外建史’的‘研究’,过去,主要在翻译、整理和搬送,经过了几代人,这股劲头今天依然不减。 和‘外建史’并行的,是‘中建史’。‘中建史’是关于本国本地发生的事情,所以‘研究’比较真枪真刀。‘中建史’的会议开了多少回。‘外建史’终于也集中起各地人马,前几年在南京开了第一次会。据闻,搞这行当老前辈,都是热泪盈眶。这次天津会议,是第4届,我也就第一次去凑凑热闹。 现在全国有280多所院校在办建筑学专业,这里面,条件水平,资源成果,天差地别。这次到会100多人,大概来自几十所院校。看那些提交的文章,正儿八经研究‘外建史’教学的不多,反而好多文章,都在讲中国近代建筑,外国建筑设计来到中国,是西方和东方,在近代的交汇点。中国建筑,本来就是世界建筑中的一员。所以,我就讲了‘世界建筑在中国’,我觉得,中国的挖掘要和西方的研究接轨,我们的东西,要让人家也听到看懂。 会上来了几位外国讲者,两位女士是英美艺术史家,研究建筑历史,她们的方法,基本上是艺术史方面的。其他的讲者,评述了百多年来,西方建筑史上的那些名著和论点。内地读过博的教师,对那些书,一般都是熟悉的。西方的学者,读西方就够吃饭了,中国的学人,一定要学贯中西才行。 现在内地那些‘老n’ 里的学校,研究生和本科生人数相当。同济和清华的建筑学院里,研究生人数近千,博士生也有几百。这么多人挤在同时做‘研究’,每人只能专攻一个小点,把那个点钻深吃透。这也推高了博士研究的总体水平。现在在各种会议上,年轻新锐的水平很高,视野宽阔,说起来头头是道。仔细听来,收获很大。 天大建筑学院,不遗余力组织会议,其细致周到热情,超过西方国家的会100倍。 那晚,有天大建筑学院三节草艺术团表演,学建筑的孩子真聪明,看了感动。谢谢天大的老师们。

Posted in 友情 人生, 旅游 | 11 Comments

西餐不饱 Small plate

但凡中餐馆,无论是香港上海,或是海外的唐人街,都是热热闹闹,灯火通明,人声喧哗。圆台面是中国人的创造,不分上下彼此。我在香港久居,习惯了一坐下,就要开茶,壽眉、水仙、普洱、铁观音。而到了深圳上海北京,不少饭店,竟然一壶茶要50几或更贵,如果没有茶的话,手上便无杯,这令我颇不爽。 我的 ‘社交活动’,多数是在中午,在饮茶和点心中度过。我们学校中餐厅,中午的四人套餐,有卤味拼盘、生滚粥,特、大、中、小点、肠粉各一,2个炒菜,粉面或炒饭,最后是糖水(红豆沙、紫米露、豆腐花)之类。这4人餐,摆满台子堆不下,可以供 5个人吃的。若是有女士在场,四人一定撑不下肚。这样的套餐,最近加了点价,每人60港币,7个半美元吧。一顿中饭,最快也得一个钟头。香港的其他院校,这类餐饮的水平和价钱,都是大同小异。我事情忙碌,所以不能天天赴约。 在互相斟茶、筷夹点心的过程中,请不要讲你写了多少paper, 拿到多少funding. 最宜用广东话 ‘倾解’(聊天),昨天放了两手中移动,今天入货三手中石化,澳币低佐,差唔多可以买了,好彩快哉。抑或,‘Connie, 内咯女梗力,入佐女拔萃。’ ‘我个仔?由得拒啦,卑拒在VTC混两年算了,点同内个女比哉!’一个地方的语言,决定了这个地方的思维,广东话,主要是在茶餐厅和唐餐馆派用场的。 香港有一些大众化的餐厅,以 ‘西餐’ 为主,但服务对象,主要还是本地唐人,和中餐类似。我们学校的西餐厅,过去中午,长期供应自助沙拉吧,有7-8种素的荤的沙拉,包括三文鱼和香肠、冷的烤鸭,杂菜汤、浓汤,蒜蓉面包和软包,各种蛋糕、水果、甜食,最后有咖啡奶茶等一杯。所有食物任吃任取,我最爱蒜蓉面包,一次要6-7片。大部分人吃了这个 ‘沙拉吧’,都不用再点main course. 这样的一餐,45元,十几年如此。最近,食物涨价太厉害,老板只敢一周开一次。 香港有些餐厅,是西人开的,西人主厨,或自认为上档次的西餐厅,都首重环境,灯光昏暗,或一盏烛灯,暗到看不请菜单上的字,上的面包,一小薄片。等到主食来了,waiter 要很有臂力,才托得出这几个盘子。大大的盘子,中间就那么 ‘艺术地’ 摆了一小撮,无论是牛排、烤鸡、或是什么鱼块,配一点土豆或薯蓉。旁边,用什么汁, 画了两下,他以为盘子是画板。如果是什么‘套餐’,通常也就是加汤和一杯咖啡,要把前菜和甜点加进来,每人的价钱,大概在 3-400或以上。香港上档次的餐厅,比西方城市更贵。如果是 1点半吃完这样的 ‘午餐’,我 3点钟肚子就挡不住了。再看那些西人,吃中餐,10道8道他绝不嫌多;这么一碟,他也慢条斯理,在那里锯扒叉菜。 我在海外漫游,发现街边档,15元(澳元、英镑、美元、欧罗,dollar to dollar) 一盘,可以饱肚。进了什么法国餐厅,前菜一般10几元,主菜20-30,甜点10-20 (有时甜点,厨师推车过来,当着客人的面表演), 这还没算前面的那些酒水和后面的餐茶。去年承澳洲昆士兰政府盛情,应邀作客10天,顿顿如此,席上常有头面人物。到后来,我巴不得就吃碗稀饭。 这种饭店,还是带你的 sweetheart去好了,灯光幽幽,她白皙透明的脸上微泛红光,偶尔投来一瞥,如水清澈的目光,让你不敢正视。这时,最宜吴侬软语,‘Lisa, 侬今朝夜头,老嗲咯’。

Posted in 兴趣, 人生感悟 | 13 Comments